投資美股要交稅嗎?股息稅、ETF預扣稅與遺產稅全攻略
Endowus Insights
誠邀您參加與知名私募基金經理EQT、HarbourVest及HPS的投資講座,只限專業投資者參加, 了解詳情

投資美股要交稅嗎?股息稅、ETF預扣稅與遺產稅全攻略

更新於
發佈於
2024年1月5日

作為全球最大資本市場,美股憑藉其多元產業結構(涵蓋科技巨頭、金融機構、消費品牌等)與長期回報吸引,開戶便利。美股近年表現出眾,但不可忽視稅制對非居民投資者的影響。

本文將深入分析股息預扣稅、ETF 稅務結構影響、以及遺產稅風險,協助您精準計算真實投資成本,建構稅務效率最大化的美股配置策略。  

*鑑於各地稅收政策複雜且存在地域差異,投資者若需進行海外股票或基金投資,建議尋求具備國際稅務專業資格、保持客觀中立立場,並熟悉當地稅法的財富顧問協助,以確保稅務合規性。*

無稅務協定下的投資成本分析  

本港稅制雖以簡單著稱,但因並未與美國簽訂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Comprehensive Double Taxation Agreement),直接影響美股投資者的稅務處理:  

非稅務居民(Non-resident alien, NRA)身份認定規則  

  • 居住地原則:只要未持有美國綠卡或未通過實質居住測試(如年度居留超過183天),即被認定為非稅務居民  
  • 稅務影響:免除資本利得稅,但需承擔30%股息預扣稅與遺產稅

美股ETF的真實持有成本  

ETF 以多元化投資和低管理費(通常低於1%)吸引投資者,但需注意隱藏稅務成本:

  • 基金層面:在美國註冊的 ETF 將被徵收 30% 的股息預扣稅款(即使持倉股份全數位於海外)  
  • 持倉資產層面:若持倉股所在地(如巴西,徵收 15% 至 25% 股息稅)與香港無稅務協定,實際稅率將進一步增加。

具體舉例:一位香港投資者買入 10,000 美元註冊地為美國的ETF,持有巴西股票。假設派息收益率為 2% p.a.(即每年收到 200 美元股息),基金費用為 0.2% p.a.。

  • 稅前股利:200 美元
  • 巴西稅(直接扣除,按最少 15% 計算):- 30 美元 → 剩餘 170 美元
  • 美國稅(針對 ETF 發放給投資者的淨股息扣除 30%):-51 美元 → 淨股息 119 美元
  • 基金費用影響:10,000 美元資產年扣 20 美元(從 NAV 扣除,不直接減少股利)。
  • 總成本:稅金 81 美元(一次性) + 管理費 20 美元(可能根據 NAV 逐漸增加)

這意味著實際成本相比表面費用高達數倍。上述例子僅用於簡單條件下的模擬情況,實際情況下,有可能包含其他費用。

有關扣稅定義及詳情,請參閱美國稅務局刊發之 519 號刊物,若有任何差異,請以美國國稅局的正式文件為準。

美國資產遺產稅

另一個投資者可能忽略的稅務盲點是美國的遺產稅。

美國對非居民的遺產稅免稅額僅為 60,000 美元,即使是作長期投資、未變現的資產,應課稅的美國資產需繳納高達 40% 的遺產稅。

假設陳先生持有價值 300 萬美元的美股組合(含個股與ETF),不幸身故時將面臨:  

應課稅資產 = 3,000,000 - 60,000 = 2,940,000 美元
應繳稅款 = 2,940,000 × 40% = 1,176,000 美元  

相當於資產總值的 39.2% 將被直接扣除外,稅務清算需在 9 個月內完成,或迫使繼承人立即變現資產。更值得注意的是,此稅項適用於:  

  • 所有美國註冊的金融工具(包括透過海外券商持有的美股)  
  • 未實現收益的資產(按逝世當日市值計算)  
  • 非直系親屬繼承人(稅率可能進一步提高)  

如何透過 UCITS 基金/ETF避稅?

UCITS(全稱:Undertakings for the Collective Investment in Transferable Securities,即可轉讓證券集體投資計劃)始於 1985 年,是基金監管的框架,使投資基金在歐盟及其他地區的跨境分銷合規、透明,並提供更強的投資者保護。

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如先鋒領航、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貝萊德、PIMCO等推出數千種UCITS基金,提供更具稅務效率的策略。以新興市場為例,Vanguard 的 UCITS ETF(VFEM / VFEG)基金費用為 0.22%。與其美國上市ETF相比,考慮稅收後,它們更便宜。

持有不同美股工具之稅項比較

Investment Instruments
投資工具 股息稅率 遺產稅風險 適合投資目標
美股個股 30% 高(超過 60,000 美元的資產可能被徵稅) 追求美國市場直接投資
美國註冊ETF 30% 高(超過 60,000 美元的資產可能被徵稅) 追求美國市場多樣化投資
美國國債 0% 高(超過 60,000 美元的資產可能被徵稅) 追求穩定收益和安全性
外國註冊UCITS ETF 基於基金註冊地和基礎資產的稅收(如愛爾蘭在基金層面收取 15% 的股息税) 追求全球市場多樣化和稅收效率

透過上文我們可以發現:  

  • 註冊地選擇:非美註冊的UCITS ETF能同時降低股息稅與規避遺產稅  
  • 資產類型差異:債券類資產雖免股息稅,但仍受遺產稅制約  

如果減低投資相關稅務?

善用UCITS ETF

選擇合適的 ETF 基金架構,如 UCITS ETF,可有效降低稅務負擔。部分ETF設於美國以外地區,預扣稅率較低,也可以避開美國遺產稅風險:

  • 股息稅減免:透過愛爾蘭註冊ETF投資美股,利用《美愛稅務協定》將股息稅率從30%降至15%  
  • 遺產稅豁免:因ETF法律實體不在美國,資產不計入美國遺產稅計算範圍內

採用累積型股份類別

在選擇投資策略時,應評估自身的投資目標,是希望收息還是資產增值?

  • 累積型基金或ETF:自動將股息再投資,延緩稅務現金流出,適合長期增值目標  
  • 派息型基金或ETF:定期派息但需立即繳稅,適合需要現金流的退休族群  

以某追蹤新興市場的 ETF A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為例,其管理費僅 0.07%(截至2025年2月28日),2024 年規模達1,090 億美元,股息收益率為2.68%。下面比較 A 與其 UCITS 版本 B(累積)實際回報的區別。

Investment Returns
種類 五年年化回報* 每年派息 總費用比率 股息税 實際回報
A 9.48% 2.68% 0.07% 0.804% 8.68%
B(累積型) 8.92% - 0.22% - 8.92%

* 備註:過去表現不代表未來回報。投資者無法直接投資於指數,指數表現並非準確反映任何特定投資。該指數表現已包含派息和股息的再投資回報,以及已扣除總費用比率。

假設回報和數據費用不變,三十年後實際回報:  

  • A 總回報:+11.58倍  
  • B 總回報:+12.33倍 

可見 ETF B 的實際回報表現更佳。差異主要來自稅務成本節省與累積型ETF的複利優勢。  

選擇合適投資賬戶結構

當投資基金時,需要考慮三個層面的稅務:

  • 基金註冊地層面:美國、英國、德國和新加坡等司法管轄區對基金管理人層面的資本利得徵收企業稅。相比之下,開曼群島、澤西島、香港、瑞士、盧森堡和愛爾蘭等稅收中立地區不對投資基金的資本利得徵收企業所得稅。
  • 基金層面:美國 ETF 通常對股息徵收 30% 的預扣稅,但香港雖與美國沒有簽訂稅收協定自動獲得稅率優惠,但可自行提交 W-8BEN 表格申請 15% 的優惠稅率。愛爾蘭註冊的 UCITS 基金避免本地稅,且不受美國遺產稅的影響。但保留基礎國家稅(如美股透過美國-愛爾蘭協定徵收15%)。 
  • 投資者層面:這取決於每位投資者的個人稅務狀況和通常居住地。以香港個人投資者而然,海外收入通常不徵稅,投資基金的股息和資本回報一般不需繳納額外稅項。

為避免被徵收重稅蠶食收入,投資者可考慮:

  • 託管地選擇:部分在港設立獨立託管賬戶的機構,可透過法律架構隔離美國稅務管轄權 
  • 遺產規劃工具:設立離岸信託持有美股資產,將免稅額從6萬美元提升至數百萬美元  
  • 鑑於各地稅收政策複雜且存在地域差異,投資者若需進行海外股票或基金投資,建議尋求具備國際稅務專業資格、保持客觀中立立場,並熟悉當地稅法的財富顧問協助,以確保稅務合規性。

以稅務智慧守護財富成長  

投資美股的稅務因素不容忽視。股息稅、ETF結構與遺產稅會直接影響回報。選擇對稅務友善的投資工具與平台能有效提升淨回報。

正如指數基金之父約翰·博格(John Bogle)所言:「投資者回報是市場回報減去成本。」投資者應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投資成本上。高昂的管理費、交易成本和其他雜費會直接影響投資回報。因此,選擇低成本的投資工具對於長期投資成功至關重要。

了解整體投資稅務成本,是長期穩健投資不可或缺的一環。投資者應仔細審視自身的投資策略,並在稅務方面做好充分準備,透過選擇合適的投資架構(如UCITS ETF)、善用累積型股份類別的複利效應,以及專業化的財務及遺產規劃,投資者完全可以在享受美股市場增長的同時,減少稅務侵蝕回報。 

<divider><divider>

風險披露

投資涉及風險。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的指標或保證。投資價值及其所產生的收益可能下跌或上漲,您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金額。

意見

雖然Endowus已試圖提供準確和及時的信息,但可能會有不慎的延遲、遺漏、技術或事實上的錯誤或排印錯誤。

本材料中包含的任何對經濟、股市、債市或市場經濟趨勢的預測、預計或預期均受市場影響,並取決於Endowus無法控制的因素,因此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此外,任何意見或估計均以一般基礎提出,且可能隨時更改。在呈現上述信息時,Endowus及其關聯公司、董事、員工、代表或代理人未考慮任何用戶、讀者、任何特定個人或群體的目標、財務狀況或特殊需求,因此不能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適用性以作出明智的決策。您應仔細考慮(i)根據您的投資經驗、目標、財務資源和相關情況是否適合任何投資觀點和產品/服務。

無邀請或招攬

本文中任何內容均不應被解釋為Endowus或其任何關聯公司向您推薦、提供或招攬任何證券、集體投資計劃或其他金融工具或服務的行為,也不構成向任何人在任何司法轄區提供或銷售,尤其是在該該司法轄區的證券法律禁止在其中進行此類提供、招攬、購買或銷售行為。

此文未經香港證監會或任何香港監管機構的審閱。

免責聲明
+
探索更多帶有相同標籤的文章
No items found.
掌握市場動態、個人理財和投資全面資訊
您已順利提交表格,謝謝!
抱歉!表格提交錯誤。

文章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