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政府近日宣布發行新一批銀色債券,為 60 歲或以上的本港居民提供保底息率為 3.85 厘的債券投資機會。
- 銀色債券由政府擔保,且利率高於大部分定期儲蓄,投資者可透過銀行、證券經紀,或香港郵政申請。
- 這批債券的預期利率、認購期和持有期限等細節將在公告中詳細說明,投資者應仔細閱讀以作出明智決定。
- 對於尋求穩定收入的銀髮族投資者來說,銀色債券是可以考慮的投資選擇。
銀色債券(簡稱「銀債」)是政府為銀髮族而設的零售債券,為6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提供一個穩定、風險低的投資工具,同時也是政府開發「銀髮市場」潛力的一部分。
2025 年銀色債券認購概覽
香港政府於 2025 年 8 月 29 日宣佈新一批銀色債券即將發行。以下為 2025 年銀債認購的重要資訊。
銀色債券應該買幾多手?
銀債主要有以下優點:
- 申請寬鬆:只要符合年齡要求的香港居民即可認購
- 保底息率高:銀債息率釐定體系中包括浮息及定息。年息率取其中較高者計算利息金額(即息率不會低於定息)。是次發行的保底息為 3.85 厘,與上次銀債相比有所下降,但息率在美國聯儲局的減息背景下有一定吸引力。
- 安全性高:即使在市場出現波動的情況下,投資者也能獲得定息回報。
- 抗通脹能力:銀債定息為 3.85%,可向上浮動。參考近 10 年本港綜合消費物價維持在約 2.1%,銀債具有一定的抗通脹能力。
銀債適合追求低風險穩定收入的退休人士。至於要買多少手,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判斷是否適合,或尋求專業意見。
如何申請銀債
本港居民可通過指定證券經紀或配售銀行申請銀色債券。申請過程簡單,需準備以下文件:
- 有效的香港身份證
- 銀行賬戶資料
- 證券賬戶(如通過證券經紀申請)
申請時,確保您符合年齡要求。每位合資格居民只能提交一份申請,重複申請將被全部拒絕。新一批銀色債券將於 2025 年 9 月 15 日上午 9 時開始,截止日期為 9 月 29 日下午 2 時。
銀色債券持有期限和提前贖回選擇
銀色債券的正常持有期為3年(本批次銀色債券至 2028 年到期),若投資者持有債券至到期日,銀債會是一個穩定的中期投資選擇。然而,您可以在到期前提交提前贖回請求,通常在收到請求後的第三個工作日處理。提前贖回時,您將獲得本金金額加上應計但未支付的利息(並按固定年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銀色債券沒有二級市場,意味著您不能將債券轉讓他人。銀債雖缺乏靈活性,但具有高的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
在決定是否投資及持有至到期,考慮您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當前市場狀況。
留意銀債認購費用
投資銀債前,需要了解銀行是否豁免申請費、經紀費、託管費或其他隱藏費用。跟據過往經歷,銀行或證券經紀會對部分費用進行豁免,認購前務必確認作準。
銀債、定期存款及貨幣基金的比較
在選擇投資產品時,切忌盲從,應當根據當前財務狀況和人生規劃充分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偏好,作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決定。
固定利息新選擇:港元固息寶 解鎖更高收益
若您正在考慮銀色債券或其他穩健資產配置工具,Endowus 智安投的港元固息寶是值得納入的選項,可供不同年齡人士採用。
繼美元版本後,Endowus 再度聯手本港領先銀行,推出全新港元固息寶,為您的閒置現金提供高達 2.36% p.a. 的港元固定利率回報*。
過往僅限企業客戶的更佳固定利率,現已全面開放予個人投資者。固息寶提供 1 個月、2 個月、3 個月或 6 個月的期限選擇。
立即啟動,讓現金不再閒置。按此查閱最新固息寶的淨利率資訊。
延伸閱讀:
<divider><divider>
*固息寶並非投資產品、集體投資計劃或定期存款產品。固息寶不受存款保障計劃保障。截至2025年9月3日的固息寶預計淨利率並包括每年 0.10%的Endowus 投顧費,最終淨利率將會在訂單處理日確認。固息寶的利率並非因Endowus匯集投資資金所產生。固息寶並非基金產品、投資計劃或集體投資計劃。
風險披露
投資涉及風險。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的指標或保證。投資價值及其所產生的收益可能下跌或上漲,您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金額。
意見
雖然Endowus已試圖提供準確和及時的信息,但可能會有不慎的延遲、遺漏、技術或事實上的錯誤或排印錯誤。
本材料中包含的任何對經濟、股市、債市或市場經濟趨勢的預測、預計或預期均受市場影響,並取決於Endowus無法控制的因素,因此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此外,任何意見或估計均以一般基礎提出,且可能隨時更改。在呈現上述信息時,Endowus及其關聯公司、董事、員工、代表或代理人未考慮任何用戶、讀者、任何特定個人或群體的目標、財務狀況或特殊需求,因此不能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適用性以作出明智的決策。您應仔細考慮根據您的投資經驗、目標、財務資源和相關情況是否適合任何投資觀點和產品/服務。
無邀請或招攬
本文中任何內容均不應被解釋為Endowus或其任何關聯公司向您推薦、提供或招攬任何證券、集體投資計劃或其他金融工具或服務的行為,也不構成向任何人在任何司法轄區提供或銷售,尤其是在該該司法轄區的證券法律禁止在其中進行此類提供、招攬、購買或銷售行為。
此文未經香港證監會或任何香港監管機構的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