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將「收 5 厘息」視為跑贏通脹、兼具吸引力的收益分水嶺;但要真正靠 5 厘息累積財富,並非把資金丟進標榜高息的產品就一勞永逸。5 厘息究竟從何而來?又該如何脫離「追高息」心態,用收息平衡今日和未來的財務需要?
要 5 厘息難度如何?
美國國債孳息率仍在 4% 水平,追求 5 厘息顯得容易。只要承擔一點信用風險、拉長投資期限或利用槓桿,便能勉強達標。2025 年 9 月聯儲局重拾減息步伐,美國國債孳息率隨之回落,市場上固定收益的空間隨即被壓縮,單憑低風險債券便不足以支撐 5 厘派息目標。
港元的投資者亦然。在過去兩年較高息環境下,5 厘息常被視為定期存款的上限,而在市場預期聯儲局繼續減息,港元銀行同業拆息 (HIBOR) 亦向下。以 5 厘 作為收息目標,多數銀行活期存款利息已難以望其項背。即使部分銀行仍推出高息定存優惠,往往設有高門檻、短期存期或只限新資金,流動性與靈活性大打折扣。
在貿易前景未明、地緣政治紛爭不斷的背景下,保守的投資策略固然減少短期風險,但只靠定期存款來爭取收益亦非為上策。定期存款屬於儲蓄工具,其本質是資金保值而非增值。長時間的通脹會侵蝕現金類投資,無法為未來的大額支出或退休生活累積足夠財富。
更重要的是,若僅一味望住「5 厘」這個收益指標,卻忽略背後的需求與資產特性,極易在市場波動時偏離初衷。與其死守一個固定數字,不如先問自己:這筆收益到底要解決哪些未來支出?在多長時間內達成?然後再以此為基礎,設計有根有據的投資策略。
設定收幾多息前 不如先釐清目標
只設定「我要有 5 厘或 8 厘回報」,但沒有清楚定義這筆錢是用來做甚麼、何時需要,其實就好像開着一架車,只顧踩油加速,卻完全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裡。投資不止是追逐數字,更重要是知道自己為何而投,才可以設計出一個真正助您達成財務目標的策略。以下是幾個問題助您釐清目標。
1. 對應個人需求與風險承受
投資者為何而投?是為了置業首期?子女教育還是退休收入?目標不同,時間長短與可承受的市況波動也大相逕庭。
若兩年內要拿出一筆資金,追求高回報卻可能令資金大起大落;若是二十年後退休,則可允許波動以換取增長。只有將回報數字與實際需求掛鉤,才能設計出既能達成目標又不至於因波動過度焦慮的組合。
2. 時間周期決定回報預期的合理上限
投資期限是回報率能否實現的關鍵。短期內利率產品或貨幣基金較為穩健,但回報空間有限;長期而言,股市和高收益債券有機會帶來更高收益,但也要忍受多次牛熊輪動。
先釐清自己在三年、十年或二十年內的財務需求,再來反推所需的年化回報,才能避免一廂情願地追求市場上難以持續的高息率。
3. 目標驅動的投資策略才可落地執行
從「我要每年5厘」轉化為「我要在十年內累積XXX資金,用於XXX用途」,整個策略就顯得具體可行。接著便能推算每月該投入多少錢、該承擔多大波動性,並選擇對應的資產配置。
當市場出現劇烈調整時,您不會因一時市場噪音而盲目止損或過度加碼,因為有明確的時間規劃和金額需求將指引操作方向。
收 5 厘息的投資選擇
當您確定投資目標需要 5 厘息作為被動收入,將這個回報倒推的話有不同相應風險的回報選擇。
固定收益:尋求穩定現金流與收息
固定收益資產是實現穩健回報的重要基石。它們通常提供固定的利息或收益,在市場動盪時能起到穩定器作用。
- 政府債券:由政府發行,被認為是市場上最安全的投資之一,違約風險極低,但回報率也相對較低。
- 企業債券:由企業發行,利息回報通常高於政府債券。投資級債券風險較低,而高收益債券(又稱垃圾債券)則風險更高,但潛在收益也更高。
- 債券基金: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債券基金通過彙集資金,由專業經理人投資於一籃子的債券,有效實現了多元化配置,降低了單一債券的違約風險。
Endowus 入息寶 專為不同人生階段而設,由投資研究團隊設計的頂尖基金組合,以下為兩個純債券的版本:
- 入息寶 — 穩定組合分散配置於政府債券、投資級債券及高收益債券,適合追求穩定每月派息並注重資本保值的投資者,旨在每月派息,每年派息率高達 6.0%*。
- 入息寶 — 加強組合旨在每月派息,每年派息率高達 7.5%*。加強組合是相對進取的債券投資組合,涵蓋多個固定收益領域,包括高收益債券,適合願意承擔較高風險以追求更高每月派息的投資者。
收息股票:捕捉股息收益與長期增長
股票市場是將資產長期增值不可或缺的部分,精心的選股與配置可以同時獲得資本增值和穩定的股息收入。
收息股通常來自於業務穩定、現金流充裕的成熟行業龍頭。它們定期向股東派發股息,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對於追求 5% 年回報的投資者而言,股息股票可以作為核心資產。投資者可以投資股息股票基金,由專業基金經理管理,確保一定程度的多元投資。
除了企業派發的股息外,部分基金會用期權策略,提升整體收益。這類基金通常在指數層面賣出期權,藉此收取期權溢價,為投資者帶來額外收入。某些市況下會令風險增加,並壓縮回報。投資者應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並留意市場波動對基金表現的影響。
延伸閱讀:智安投 Fund Smart 精選:聚焦股息股票基金
貨幣基金:靈活的現金管理工具
貨幣基金可以平衡流動性與收益,它主要投資於短期、高流動性的貨幣市場工具,如短期國債等。其投資標的信用評級高且期限短,風險極低,波動性小。同時,投資者可以隨時申購和贖回,保持極高的資金流動性。
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將會繼續減息,即使目前美元貨幣基金仍有較高、接近 4 厘的收益,或未能滿足 5 厘的要求,但其風險較低,適合作為閒置現金和應急錢的停泊點。
延伸閱讀:一文了解貨幣基金利弊及如何選擇產品
高回報無保證 收 5 厘息具風險代價
市場上偶爾會出現「保證每年 5% 回報」的投資機會,但這類承諾並非在所有市況下都成立。以 2020 年的超低利率環境為例,定期存款利率接近零,投資級債券孳息僅約 2–3%,當時只有高收益或垃圾債券能提供逾 5% 的回報。回報本質上是相對的。現時美國國債孳息率在 4%水平徘徊,尋找 5 厘回報的投資相對容易;但若聯儲局未來大幅減息,孳息率回落,屆時要達到同樣水平的收益將更具挑戰。
投資世界沒有絕對保證。任何聲稱「穩定高回報」的產品,都應審慎評估其風險來源與市場背景。真正的智慧在於因應市況調整策略,而非一味追逐固定回報率。
市面亦不乏提供 5 厘或以上利率的高息定期存款,但往往設有高門檻及嚴格條件,例如要求高額起存、限新資金或特定客戶,存期亦多為短期。更重要的是,定期存款會鎖定資金,提前提取不但失去利息,還可能需支付手續費,流動性受限,難以應對突發財務需求。
高息定存在短期內提供避風港,但長期而言,其流動性限制與通脹侵蝕風險不容忽視。投資者應為不同時間的資金需求,使用合適的投資工具。
用 Endowus 平台建立屬於您的收益組合
「收息」不應只是單一數字的追逐,而是財務目標規劃中的一環。在利率趨勢反覆、市場波動加劇的環境下,投資者更需回到初心,釐清資金用途與時間框架,並以此為基礎設計資產配置策略。
無論是固定收益、貨幣基金、收息股或多元組合,都應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與財務目標靈活調整。透過 Endowus 的專業平台與多元工具,建立能兼顧收益、流動性與抗通脹能力的投資組合,讓「收息」真正成為財富累積的助力。
Endowus 智安投 投資研究團隊 與多間頂尖基金公司合作,精選優質的貨幣基金、股票及債券基金,涵蓋不同風險屬性與回報潛力,助您按需部署,穩健收息。
平台更設有由證監會持牌、經驗豐富的理財顧問團隊,隨時為您釐清方向。立即開立 Endowus 賬戶,頂尖基金觸手可達。讓您以更清晰的目標、更合適的策略,開展無憂投資之旅。
延伸閱讀:
* 目標派息率: 該預期值是指每年現金派息金額佔基金組合資產淨值 (NAV) 的百分比。此預期值由Endowus智安投投資研究團隊經過深入評估投資組合相關基金的歷史及預期分紅的估算結果。該預期值不包含Endowus的佣金現金回贈和投顧費用。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基金層面費用會影響投資組合的整體收益,但並不直接影響目標派息率。這些費用會影響基金組合總收益回報,該回報值包括派息金額以及組合價格/資產淨值的變化。
<divider><divider>
風險披露
投資涉及風險。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或回報的指標或保證。預估的表現或回報不保證實現。投資價值及其所產生的收益可能下跌或上漲,您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金額。
匯率變動可能導致投資價值上升或下降。單一股票的表現並不代表基金的回報。
關於集體投資計劃的一般風險警告
在做出投資決策前,請務必查閱相關的招股說明書,了解具體的風險考慮和相關費用和收費。
基金並非銀行存款,亦無本金保證,且受到投資風險影響,可能導致投資本金的損失。
部分基金也涉及衍生工具。除非您充分理解並願意承擔相關風險,否則不要投資其中。
意見
本文中包含的任何對經濟、股市、債市或市場經濟趨勢的預測、預計或預期均受市場影響,並取決於Endowus HK Limited(以下簡稱“Endowus”)無法控制的因素,因此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此外,任何意見或估計均在一般基礎上提出提出,且可能隨時更改。在呈現上述信息時,Endowus及其關聯公司、董事、僱員、代表或代理人未考慮任何用戶、讀者、任何特定個人或群體的目標、財務狀況或特殊需求,因此不能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適用性以作出明智的決策。您應仔細考慮根據您的投資經驗、目標、財務資源和相關情況是否適合任何投資觀點和產品/服務。您可能還希望通過財務顧問或Endowus平台以及獨立的法律、會計、監管或稅務建議來尋求財務建議。
無邀請或招攬
本網頁上的任何內容均不應被解釋為Endowus或其任何關聯公司在任何司法管轄區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或投資或從事任何其他交易的招攬、推薦或要約,尤其是根據該司法管轄區的證券法,此類招攬、推薦或要約購買或出售是非法的。本文中的任何信息也不應被解釋為投資建議、對任何諮詢產品或服務的推薦或代表其適合性或適當性的陳述;或者對於購買或銷售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邀請或要約;或參與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邀請。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投資者應該尋求獨立的財務和稅務建議。
產品風險評級:請注意,我們提供的任何產品風險評級(“PRR”)是根據我們的產品風險評估模型分配的內部評級,僅供參考。PRR可能會不時更改。PRR不會考慮您的個人情況,目標或需求,不應被視為購買,持有或出售任何基金或做出任何其他投資決定的建議或建議。因此,您不應僅依賴PRR來做出有關基金的投資決定。
複雜產品
本文中包含的一些基金是複雜產品,投資者在投資這些產品時應謹慎。雖然這些產品已獲得證監會的認可,但認可不代表官方推薦。證監會的認可並不表示該計劃獲得官方推介,也不保證產品的商業價值或其表現。
此文未經香港證監會或任何香港監管機構的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