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風險居高不下,投資者目光轉向傳統避險資產,如美國 10 年期國債、美元、黃金和石油等。
其中黃金被認為是保值的代表,尤其在貨幣波動大、政治風險高的新興市場內,黃金在投資者心中有著特殊地位。現貨金價觸及每安士 3,500 美元創新高,價位已衝破多個投行先前的預測水平,中環金舖繼而出現賣金粒套現的人龍。貿易戰下是否「唯金不破」?

黃金投資的基本類型
黃金投資主要分為實體黃金、紙黃金和黃金 ETF 三種類型。
實體黃金包括金條、金粒、金幣等最直接反映金價的類型,保管成本高。金飾品雖然美觀,但加工成本使得投資價值稍低。買實體黃金時,需留意純度和重量,以及在有信譽的金舖購買。
紙黃金不涉及儲存及交收。在銀行開立黃金賬戶,投資者可以享受較高的流動性和較低的交易成本,安全性則依賴於金融機構的穩定性。
黃金 ETF 是另一種受歡迎的黃金投資方式。追蹤黃金現貨價格的ETF具有流動性,但 ETF 的表現可能會偏離實際黃金價格,並涉及管理費。
另外,黃金礦業相關公司股價或會隨金價上漲,但中間涉及公司營運及其他因素,相關性不一。
黃金價格受甚麼因素影響?
黃金被視為儲藏價值和對沖通脹的避險工具,其稀缺性亦反映在價格上漲潛力。黃金價格會在通脹加劇或地緣政治緊張上漲,這種特性使其成為對沖不確定性的工具。由於黃金與其他金融資產類別的相關性較低,投資者往往將資金轉向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配置。同時,金價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美元匯率變化,而非單純反映通脹水平。
政治和經濟環境
戰爭和經濟不穩定通常會推高金價,因為投資者將黃金視為避險工具。將資金從風險資產中轉移到逆週期資產和避險資產中。
供求關係
開採和回收是黃金供應的關鍵因素。需求方面,主要來自珠寶業、工業用途及投資。近年,新興市場國家的黃金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中國和印度,成為推動黃金價格的重要力量,更多中央銀行將黃金作為儲備也推高需求。

央行政策
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對黃金價格有顯著影響。當央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如減息)時,通常會刺激黃金需求上升。相反緊縮政策可能導致黃金價格下跌。央行增持或減持黃金儲備的決策,也產生重大影響。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主要央行的政策動向,以預測黃金市場走勢。

美元走勢
美元走勢對黃金價格的影響顯著,通常呈現反向關係。因黃金以美元計價,當美元升值時,其他貨幣持有者的購買成本提高,抑制需求並導致金價下跌;反之,美元貶值則推升黃金吸引力。其次,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其強勢可能減少投資者對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需求。
通脹
高通脹意味著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持有存款或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的價值減低,希望財富保值的投資者也因此尋求「實體資產」。每年黃金的開採量增長有限,央行無法憑空創造黃金,因此其價值不易被稀釋。黃金因其稀缺性和內在價值,歷史上被視為保值工具。
1970 年代美國滯脹期間,黃金價格從每安士 35 美元飆升至 850 美元(1980 年);2008 年金融危機後各國量化寬鬆政策下,黃金亦大幅上漲。
同為避險資產,黃金和美債有何區別?
黃金和美國國債都被視為避險資產,但特性和過往表現卻有所不同。
美國國債提供固定利息,而黃金沒有。黃金價格波動較大,可能帶來更高風險回報。國債受利率影響,黃金則更受通脹預期、供求關係、甚至地緣政治影響。
當通脹壓力上升、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或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時,投資者往往會轉向黃金。相比之下,當利率上升或經濟穩定時,美國國債可能更具吸引力。
黃金和美國國債通常呈現負相關(即黃金漲時美債跌,反之亦然)。當經濟不確定時,投資者傾向於購買黃金作為避險資產,而債券收益率則下降。過去 20 年,黃金價格從每安士 300 美元上漲至 3,000 美元,而10年期債券收益率則從 6.5% 跌至 4%。

然而,有時黃金和利率可能同向變動。2020 年至 2024 年加息週期,金價和美債利率同時上升,10 年期債券收益率從 0.5% 左右回升至 4%。
延伸閱讀:金融市場中的唯一免費午餐:分散投資的精髓
投資黃金有甚麼風險?
黃金能夠減輕高通脹帶來的影響,但也有其短處,加上金價在地緣政治事件時的表現不一,投資黃金不能一蹴而就。
價格波動
儘管黃金被視為避險資產,黃金價格亦曾劇烈波動。金價在 2013 年 4 月 12 日和 15 日錄得最大跌幅,兩天內金價共下跌約 13%。跌幅是由於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情緒向好、對美國聯儲局可能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的預期及部分大型投資機構拋售黃金持倉。
機會成本
如上文所說,黃金屬於逆週期投資,本身不產生利息或股息。因此在市場景氣時,黃金表現或遜色於股票、房地產等資產類別,持有黃金可能錯失回報。黃金也有長時間低迷表現的時期。回望往績,由 2011 年 9 月的高點到 2020年 回到相同水平需時近 9 年,同期標普500指數增長近三倍。
其他風險
購買金條、金幣需支付保管費、保險費,且變現時可能因成色鑑定或折價而損失價值。特定形式黃金(如珠寶、紀念幣)可能難以快速以市價出售,或面臨較高買賣價差。黃金 ETF 與期貨等衍生性金融商品,需留意管理費、槓桿風險及追蹤誤差問題。
延伸閱讀:Endowus多基金投資組合:多種選擇助您構建「核心-衛星」策略
從自身出發 分散風險為上策
金價突破歷史高位,投資者可能怕錯過升市而陷入錯失恐懼,或怕高位入市難以獲利。這兩種極端情緒會引發非理性交易行為。
從基本面分析,此輪黃金價格創新高,由多重因素驅動:
- 長期結構性因素:全球央行增持黃金、美元信任度下滑
- 中短期波動因素:聯儲局減息預期、美國政治風險和不確定性
然而,普通投資者不僅難以釐清各因素間的相互作用,更難評估其持續性及轉勢可能性,地緣政治衝突或政策急轉彎等突發事件,均可能瞬間顛覆既有預期。特朗普在四月初宣布加徵關稅後,美國股市的劇烈波動生動說明市場不可預知的特點。
2025 年 4 月 23 日,現貨金價在觸及 3500 美元高位後,跌幅近 4%,誘因包括:
- 特朗普關稅政策使美元需求增加,拉升匯率
- 市場對中美貿易局勢緩和的期待,資金從避險資產撤出
- 短期投機盤獲利了結,引發連鎖反應
三步檢視你的黃金配置合理性
此波動突顯一個事實,提示投資者不應該盲目追捧熱門投資產品,理性投資的決策應回歸個人條件,包括財務狀況、風險承受度與投資目標。在關注黃金的歷史漲幅前,需先審視:
- 個人現金流動性是否已覆蓋短期需要?
- 目前的投資組合能否支持中長期投資目標?
- 是否已經衡量逆週期資產(如黃金、基建或公共事業主題基金)回報和風險和考慮其固有特性?
最後,應避免過度集中於單一資產,可透過配置低相關性資產(如國債、大宗商品或REITs)降低整體波動。投資的核心不在預測未來,而在建構具備韌性的組合,從容應對市場起伏
<divider><divider>
風險披露
投資涉及風險。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的指標或保證。投資價值及其所產生的收益可能下跌或上漲,您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金額。
意見
雖然Endowus已試圖提供準確和及時的信息,但可能會有不慎的延遲、遺漏、技術或事實上的錯誤或排印錯誤。
本材料中包含的任何對經濟、股市、債市或市場經濟趨勢的預測、預計或預期均受市場影響,並取決於Endowus無法控制的因素,因此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此外,任何意見或估計均以一般基礎提出,且可能隨時更改。在呈現上述信息時,Endowus及其關聯公司、董事、員工、代表或代理人未考慮任何用戶、讀者、任何特定個人或群體的目標、財務狀況或特殊需求,因此不能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適用性以作出明智的決策。您應仔細考慮根據您的投資經驗、目標、財務資源和相關情況是否適合任何投資觀點和產品/服務。
無邀請或招攬
本文中任何內容均不應被解釋為Endowus或其任何關聯公司向您推薦、提供或招攬任何證券、集體投資計劃或其他金融工具或服務的行為,也不構成向任何人在任何司法轄區提供或銷售,尤其是在該該司法轄區的證券法律禁止在其中進行此類提供、招攬、購買或銷售行為。
此文未經香港證監會或任何香港監管機構的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