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是什麼?互惠基金與交易所買賣基金差別全面解讀
Endowus Insights
誠邀您參加與知名私募基金經理EQT、HarbourVest及HPS的投資講座,只限專業投資者參加, 了解詳情

ETF是什麼?互惠基金與交易所買賣基金差別全面解讀

更新於
2024年10月7日
發佈於
2024年10月7日

投資者在採取分散投資策略時,常常在ETF與互惠基金之間猶豫不決。到底ETF跟互惠基金的差別是什麼?兩者各有哪些優缺點?看似方便和低收費的ETF又是不是十全十美?本文從交易模式及收費等多方面比較ETF與互惠基金,並分享香港投資者特別要注意的事項,幫助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ETF是什麼?

ETF是基金的一種,全稱交易所買賣基金(Exchange-Traded Fund,ETF),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及交易的投資工具。ETF通常投資一籃子股票、債券或商品,並由專業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及管理,投資者可在香港聯交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等市場買賣,是簡單達成分散投資的方法。

目前香港共有179隻ETF,以追蹤恒生指數的盈富基金(2800.HK);而美國ETF市場共有超過3,500種產品,市場規模超過9萬億美元。

ETF投資的資產包羅萬有,可籠統地按投資資產分為以下類別:

種類 簡介 例子
股票ETF 投資不同類別股票,包括大型股票、小型股票,或特定國家和行業股票。 iShares Russell 2000 ETF (IWM)
債券/固定收益ETF 投資債券及固定收益,提供穩定回報,風險較低。 iShares Core U.S. Aggregate Bond ETF (AGG)
商品ETF 投資黃金、白銀或石油等商品,不少會使用衍生工具追蹤價格。 SPDR Gold Shares (GLD)
貨幣ETF 投資單一或多種貨幣,常用作對沖策略。 Invesco DB US Dollar Index Bullish Fund (UUP)
槓桿ETF 旨在放大基礎指數回報,通常為2倍或3倍。 ProShares UltraPro QQQ (TQQQ)
反向ETF 在指數下跌時實現資產增值,適用於市場下行時對沖風險。 ProShares Short S&P 500 ETF (SH)
可持續ETF 融合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標準,符合可持續性原則的投資。 iShares ESG MSCI USA Leaders ETF (SUSL)

投資ETF的主要特色及好處包括:

  • 交易靈活:ETF可像股票般,在交易時段於證券交易所買賣,價格隨市場供需變動。
  • 低費用:被動型ETF管理費用通常頗低,以追蹤標普500指數的SPDR S&P 500 ETF(SPY)為例,開支比率僅為0.09%。
  • 資產多元化:ETF持有多項資產,可包含數百隻股票或債券,達至分散風險。
  • 透明度高:ETF公開持倉狀況、所追蹤的指數及投資目標,投資者可以清晰了解買ETF代表自己正在投資甚麼。

ETF跟互惠基金/單位信托的差別

除了ETF外,互惠基金(單位信托)亦是香港投資者常常接觸到的主流基金類投資產品。與ETF一樣,互惠基金可投資股票、債券、外匯及商品等,以及全球不同國家及行業的資產。兩者的最顯著分別包括:

交易模式及時間:ETF可快速交易

ETF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可像股票般即時買賣,價格由市場供需決定,適合希望較頻繁交易的投資者,亦有助在市場波動時盡快減少損失。互惠基金透過基金公司或經紀商進行交易,每日按淨值(NAV)計價並只在收市後交易一次。

互惠基金投資者無法即時按反應市場改變部署,看似稍欠靈活,但對長線投資策略而言,過於頻密地交易未必是明智之舉,畢竟市場上最熱門的指數ETF本身就不是為短炒而設計,單日多次交易ETF甚至會衍生更多手續費。

收費結構與稅項:ETF不一定比互惠基金便宜

ETF的管理費用可低至0.1%或以下,交易時另需要支付買賣佣金及平台費。互惠基金的管理費用一般為1%到2%不等,交易時可能要支付認購費或贖回費。

傳統上,互惠基金被認為收費較昂貴,但市面上有像Endowus智安投等不收取認購費的投資平台,Endowus智安投甚至將基金銷售佣金全數回贈客戶,讓基金投資者可以獲得更多回報。

比較科技主題互惠基金與ETF的管理費:

基金名稱 計算Endowus回贈後的基金收費 ETF開支
貝萊德新世代科技基金 0.99% -
富達環球科技基金 1.03% -
富蘭克林科技基金 1.05% -
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3033.HK) - 1.06%
惠理EMQQ新興市場網絡與電商ETF(3030.HK) - 1.49%

按每年基金開支計算,資料於2023年4月最後更新。為作公平比較,僅計算產品層面的收費。資料來源:Endowus

對香港投資者而言,雖然美國上市的ETF開支比率較低,但投資美國ETF的股息收入會被徵收30%股息預扣稅。舉例說,某隻ETF的開支比率是0.15%,股息收益率是2.5%,計算股息預扣稅後,每年管理費連稅務成本將超過0.85%。此外,如持有美股ETF的投資者不幸去世,相關資產將面臨最高達40%的美國遺產稅。

主動型 VS 被動型基金

市場上大多數ETF是被動型基金,而互惠基金則多數屬於主動型,但其實無論是ETF還是互惠基金,都分別設有主動型與被動型基金,例如美國投資公司Ark Invest設有多隻主動式管理的ETF,而「滙豐環球基金ICAV - 美國股票指數基金」則是追蹤標普500指數的互惠基金。

主動型基金與被動型基金兩者的特色如下:

  • 被動型基金:被動型基金追蹤指數表現,當中主要包括特定股市指數(如標普500指數、恒生指數)、行業指數(如恒生科技指數、道瓊斯美國地產指數及MSCI世界能源指數)等。被動型ETF的主要目標,是複製所追蹤指數的組成和權重,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及分散投資風險。舉例說,投資VOO或SPY等追蹤標普500指數的基金,目標就是追求與標普500指數相若的回報。
  • 主動型基金:由基金經理主動管理,目標是超越市場基準或實現特定投資目標。基金經理會根據市場狀況、經濟數據等因素選股及調整投資組合,務求跑贏大市。不過,主動型基金實際上能否跑贏大市,最終要視乎基金經理的投資表現。

至於主動型及被動型基金孰優孰劣,投資界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

根據港交所一篇分析主動型ETF的觀點文章,在美國加息及全球股市波動的大環境下,主動管理投資策略在香港及全球的吸引力漸增,2024年1月全球主動型ETF資金淨流入約為247億美元,是去年同期逾2倍;2023年投資在主動型ETF的資產達7,400億美元,是2019年1,800億美元的約4.5倍。

如何制定基金投資組合?

無論您選用互惠基金還是ETF作投資,首先要考慮自己的風險偏好與投資興趣。例如您長線看好美國股市,可考慮投資追蹤標普500指數的基金,並另外挑選您認為具增長潛力的行業與板塊(如科技、ESG等),以及加入一定比例的債券平衡風險,以些建立您的「核心衛星」投資組合。

您可以查看被動指數基金精選合集,探索精選指數基金,以簡單且低成本的投資方式,作為您多元化的投資組合的基石。您亦可以根據自身的投資需求,在Endowus智安投平台上,挑選逾300隻由頂尖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或選取由專業團隊精心設計的多基金投資組合。

投資者可在智安投Fund Smart平台輕鬆篩選全球不同主題的基金或指數基金,輕鬆了解基金投資資產、風險和歷史表現。

按此花幾分鐘完成網上開戶,開啟Endowus全新的投資理財體驗。

閱讀更多:

風險披露

投資涉及風險。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或回報的指標或保證。預估的表現或回報不保證實現。投資價值及其所產生的收益可能下跌或上漲,您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金額。

匯率變動可能導致投資價值上升或下降。單一股票的表現並不代表基金的回報。

關於集體投資計劃的一般風險警告

在做出投資決策前,請務必查閱相關的招股說明書,了解具體的風險考慮和相關費用和收費。基金並非銀行存款,亦無本金保證,且受到投資風險影響,可能導致投資本金的損失。部分基金也涉及衍生工具。除非您充分理解並願意承擔相關風險,否則不要投資其中。

意見

本文中包含的任何對經濟、股市、債市或市場經濟趨勢的預測、預計或預期均受市場影響,並取決於Endowus HK Limited(以下簡稱“Endowus”)無法控制的因素,因此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此外,任何意見或估計均在一般基礎上提出提出,且可能隨時更改。在呈現上述信息時,Endowus及其關聯公司、董事、僱員、代表或代理人未考慮任何用戶、讀者、任何特定個人或群體的目標、財務狀況或特殊需求,因此不能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適用性以作出明智的決策。您應仔細考慮(i)根據您的投資經驗、目標、財務資源和相關情況是否適合任何投資觀點和產品/服務。您可能還希望通過財務顧問或Endowus平台以及獨立的法律、會計、監管或稅務建議來尋求財務建議。

無邀請或招攬

本網頁上的任何內容均不應被解釋為Endowus或其任何關聯公司在任何司法管轄區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或投資或從事任何其他交易的招攬、推薦或要約,尤其是根據該司法管轄區的證券法,此類招攬、推薦或要約購買或出售是非法的。本文中的任何信息也不應被解釋為投資建議、對任何諮詢產品或服務的推薦或代表其適合性或適當性的陳述;或者對於購買或銷售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邀請或要約;或參與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邀請。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投資者應該尋求獨立的財務和稅務建議。

複雜產品

本文中包含的一些基金是複雜產品,投資者在投資這些產品時應謹慎。雖然這些產品已獲得證監會的認可,但認可不代表官方推薦。證監會的認可並不表示該計劃獲得官方推介,也不保證產品的商業價值或其表現。

此文未經香港證監會或任何香港監管機構的審閱。

免責聲明
+
探索更多帶有相同標籤的文章
掌握市場動態、個人理財和投資全面資訊
請稍候⋯⋯
您已順利提交表格,謝謝!
抱歉!表格提交錯誤。
No items found.

文章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