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設定「30 歲前存到 100 萬港元」這個目標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為甚麼想達成這個目標?因為與其盲目追求一個數字,不如讓目標背後有真正的意義。唯有這樣,您才更有可能堅持下去,走得更加長遠。
- 有賴複利的威力,投資與單純儲蓄相比,或會更快幫助您達成財務目標。
- 與其只是存錢,不如先計算清楚:您到底需要儲蓄和投資多少,才能在 30 歲前達到 100 萬港元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想清楚當您達成這個里程碑後,下一步的財務規劃如何。
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是巴菲特的長期好友兼商業夥伴,他曾在上世紀 90 年代的一次股東大會上說過:
「無論您必須付出什麼代價,哪怕是每天步行出門、只吃用優惠券買來的食物,甚至暫時接受一份與您能力不相符的工作,請務必先存到 10 萬美元。達成這個里程碑之後,您就能稍微放慢腳步,鬆一口氣。」
此話看似簡單,卻蘊含着一條亙古不變的箴言:延遲滿足,讓複利息效應加速財富累積。考慮到這句話是二十多年前提出的,那麼芒格所說的數字── 10 萬美元,在今天是否仍然適用呢?
20 世紀 90 年代的 10 萬美元,大約相當於今天的 20 萬美元。不過,有些人認為數字上的價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隨着財富增加至第六位數,給人們所帶來的心靈滿足感(情緒價值)。
在香港,到底能不能在 30 歲前存到 100 萬港元(約 127,390 美元)也是不少討論區的熱話?在開始研究怎樣達成這個目標之前,我們不妨先「停一停、想一想」,為甚麼是 100 萬港元?又為甚麼一定要在 30 歲之前達成?
延伸閱讀:網絡熱話|30歲應有多少存款?
30 歲時賺夠 100 萬港元就是成功的標準?
為簡單起見,我們先假設這 100 萬港元為未動用資金,可以是現金或投資資產,但不包括物業。很多人都會問:「30 歲前應該存到多少錢?」在而立之年擁有 100 萬港元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即便是對於剛大學畢業、拿著一般起薪的人來說,只要有計劃、有紀律,這個目標是完全有可能達到的。2024 年應屆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 19,806 港元。這就意味著一個 22 歲的應屆畢業生,需要將其月薪高達 50% 以上的金額儲存起來,就能達到這個目標。
當然,這個數字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畢竟每個人的起步點和需求都有所不同。儘管如此,「30 歲時賺夠 100 萬」仍然可以是不錯的參考方向,開展您的財務之旅。
不論您認可此說法與否,有一點很重要:目標不單止要合理,更要對您來說有意義。盲目追求別人訂下的標準和規範,或者社會默認的「成功」指標,有時反而會讓您付出不必要的代價,可能是忽視了自身健康,又或是錯過與摯愛最親共度寶貴的人生體驗。真正的財富在於幸福、安康,而非着重於銀行存款的數字。
在向他人請教 30 歲前應擁有多少財富,或是 30 歲前能否做到儲蓄達至 100 萬港元之前,您應該先了解清楚自己為何要達到這個目標。它是一個您看到別人追逐,所以亦步亦趨的數字?抑或是代表着某種深刻的個人意義── 像是您夢想的起點、安全網,又或是邁向財務獨立的踏腳石?將目標了然於胸,是讓您腳踏實地的支柱,也是助您一步步實現目標的原動力。
延伸閱讀:甚麼是目標導向式投資?
如何在 30 歲前賺取 100 萬港元:儲蓄還是投資?
提及財務目標,大多數人都會本能地想起儲蓄,因為這是父母從小就教導我們的基本方式。的而且確,儲蓄是實現 100 萬存款目標的一種無風險方式。不過凡事都是一體兩面,這種方式也可能會充滿挑戰,尤其是在您每月沒有可觀收入的情況下。
當然投資涉及風險。但是風險本身並非壞事,您大可將其視為讓您資金獲得最佳增長機會的入場費。畢竟投資的本質,就是相信市場會利用您的資金,為您創造更多的收益。
兩種方式孰優孰劣?下方表格裏,Endowus 智洞察團隊計算了在不同年齡起點,您需要多少錢才能在 30 歲之前實現 100 萬港元儲蓄的目標(純粹透過儲蓄還是投資之比較)。
要在 30 歲前擁有 100 萬港元,每月需要儲蓄或投資多少金額?
正如表所示,投資可大幅降低達成 100 萬港元目標所需的每月金額投入。這不僅要歸功於潛在的回報更高,亦有賴再投資回報後的複利效應,使財富呈指數級倍增。
欲選擇以投資達成目標這一「捷徑」,切勿害怕市場瞬息萬變,皆因波動是獲得取更高回報的必然代價。事實上,不確定性和波動率是市場的自然特徵,但出於投資者對未知和不可控因素恐懼的緣故,經常被誤解。需知的是,短期市場波動通常反映的是投資者情緒,而非經濟健康狀況的實際基本面。
「我們強調的是預知未來的可能性,用以預測某些人和公司在經濟不景氣的局面下將如何逆流而上,而非推測順應大勢所趨的波動。」
── 查理.芒格
投資並非── 也不應該── 意味着把錢拋到九霄雲外,然後期盼最好的結果。相反,真正的理財之道在於事先掌控您可掌控的一切,採取明智且有意識的預防措施,以保障您所承擔的風險能獲得適當的回報。
有見及此,您應建立一個全球分散且多元的投資組合,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理財目標不時調整組合配置。如此一來,您的財務韌性及情緒復原力都會擁有充足的緩沖空間,繼而能夠長期抵禦市場波動,獲得穩健回報。
談及此處,您不妨考慮投資我們能夠因人制宜的 Endowus 智選旗艦組合。我們的投資研究團隊在芸芸的基金策略中,精心挑選優質基金,並由具有可靠專業知識和良好往績記錄的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全權委託管理,讓您更能專注成就所想。
如您的投資期限較短,可以考慮我們的現金管理投資組合 Endowus 活息寶;若您要設計自己專屬的投資計劃,亦可嘗試使用我們平台上的理財計劃計算機。
實現 30 歲前達到 100 萬港元目標的秘訣
制定計劃
創造財富的過程需要靠自律逐步累積,因為在通往目標的道路上,您或會遇到許多干擾。設定切合實際的計劃,以及一些可實現的階段里程碑,能讓您保持責任感與執行目標的定力。您可以根據要達成 100 萬儲蓄目標所需的年數,反向推算出所需的儲蓄和投資金額。
自動執行 100 萬元計劃
透過培養「嚴於律財」的良好習慣,為成功達至目標奠定基礎。具體來說,您可以設定每月自動轉賬,將部分收入定期轉入儲蓄或投資賬戶,並設立定期投資計劃。堅持投資不僅有助於追求更高回報,還能更從容地應對各類花費開支,同時享受精彩人生。
這種投資方法稱為「平均成本法」,可消除您嘗試把握市場時機的壓力,並養成一種無論市場狀況如何都能堅持定期投資的自律方式。
保持健康正面的金錢觀念
芒格認為,財富累積不是最終目的,而是實現自由的方法。因此,除了其他優先事項外,應仔細思量金錢對您意味着甚麼?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不要忽略了對您來說最重要的東西,也不要本末倒置,捨棄金錢本來應該帶給您的一切。
正確理解金錢與理財的核心概念,能幫助您在面對誘惑與挫折時,依然堅守自己的長期計劃。歸根究底,真正豐厚的回報源自於持之以恆的投資與堅定不移的信念。
30 歲擁有 100 萬港元後,應如何部署?
恭喜您!在 30 歲時達到 100 萬港元存款是一項重大且非凡的成就,但同時亦是您人生新一篇章之始。接下來,您也許會繼續追求其他較為遠大的財務目標,例如購買新房、籌劃子女教育或退休生活資金等。
理想的做法是,當您實現了賺取人生首個 100 萬港元時,也能從長計劃如何善用這筆資金,讓其在您 30 歲打後也能持續增長,應付不同種類的開出。
舉例說,您可以考慮把 100 萬港元作為跳板,將人生目標詳細劃分至以下幾個類別:
比起單純依靠金額數值,將您的人生目標按照時間範圍分門別類,能更好地幫助您了解利用相應金額所承擔的風險水平。
延伸閱讀:賺到人生第1個100萬後,該如何投資?
您的財富之旅 由您作主
誠然,在 30 歲前成功存下 100 萬港元,是一件相當值得慶祝的事,亦為您提供了領先他人一步的重要起跑點,但請記住:這也只不過是您個人理財之旅中的一個里程碑。您應清楚界定理財成功對您的意義,按照自己的人生節奏量入為出,建立起健康的開銷管理與記錄習慣;善用投資的力量去達成理財目標,朝着理想中的生活邁步前進。
Endowus 智安投 致力為客戶提供理財知識與工具,以協助其睿智精明地投資,實現人生目標。無論您的目標是在 30 歲前達到 100 萬港元儲蓄,又或是想制定專屬的長遠財富計劃,歡迎隨時與我們持有證監會牌照的專業理財顧問團隊聯絡。
<divider><divider>
風險披露
投資涉及風險。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或回報的指標或保證。預估的表現或回報不保證實現。投資價值及其所產生的收益可能下跌或上漲,您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金額。
匯率變動可能導致投資價值上升或下降。單一股票的表現並不代表基金的回報。
關於集體投資計劃的一般風險警告
在做出投資決策前,請務必查閱相關的招股說明書,了解具體的風險考慮和相關費用和收費。
基金並非銀行存款,亦無本金保證,且受到投資風險影響,可能導致投資本金的損失。
部分基金也涉及衍生工具。除非您充分理解並願意承擔相關風險,否則不要投資其中。
意見
本文中包含的任何對經濟、股市、債市或市場經濟趨勢的預測、預計或預期均受市場影響,並取決於Endowus HK Limited(以下簡稱“Endowus”)無法控制的因素,因此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此外,任何意見或估計均在一般基礎上提出提出,且可能隨時更改。在呈現上述信息時,Endowus及其關聯公司、董事、僱員、代表或代理人未考慮任何用戶、讀者、任何特定個人或群體的目標、財務狀況或特殊需求,因此不能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適用性以作出明智的決策。您應仔細考慮根據您的投資經驗、目標、財務資源和相關情況是否適合任何投資觀點和產品/服務。您可能還希望通過財務顧問或Endowus平台以及獨立的法律、會計、監管或稅務建議來尋求財務建議。
無邀請或招攬
本網頁上的任何內容均不應被解釋為Endowus或其任何關聯公司在任何司法管轄區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或投資或從事任何其他交易的招攬、推薦或要約,尤其是根據該司法管轄區的證券法,此類招攬、推薦或要約購買或出售是非法的。本文中的任何信息也不應被解釋為投資建議、對任何諮詢產品或服務的推薦或代表其適合性或適當性的陳述;或者對於購買或銷售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邀請或要約;或參與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邀請。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投資者應該尋求獨立的財務和稅務建議。
產品風險評級:請注意,我們提供的任何產品風險評級(“PRR”)是根據我們的產品風險評估模型分配的內部評級,僅供參考。PRR可能會不時更改。PRR不會考慮您的個人情況,目標或需求,不應被視為購買,持有或出售任何基金或做出任何其他投資決定的建議或建議。因此,您不應僅依賴PRR來做出有關基金的投資決定。
複雜產品
本文中包含的一些基金是複雜產品,投資者在投資這些產品時應謹慎。雖然這些產品已獲得證監會的認可,但認可不代表官方推薦。證監會的認可並不表示該計劃獲得官方推介,也不保證產品的商業價值或其表現。
此文未經香港證監會或任何香港監管機構的審閱。